城口要闻
查看更多>>招商政策
查看更多>>- 张继军率队赴江苏省开展招商考察活动 2025-06-19
- 张继军带队到浙江省丽水市考察文旅康养产业并开展招商推介 2024-06-22
- 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类型包含哪些? 2024-06-22
- 张继军带队到湖北武汉就中药产业开展招商考察 2024-06-22
- 我县召开2024年二季度招商引资促进工作调度会 2024-06-22
- 张继军带队到广东省开展招商考察 2024-06-22
- 城口县中药材 GAP基地创建奖励扶持办法(试行) 2023-11-13
特色品种
查看更多>>药材资讯
查看更多 >>产地信息
- 山西晋城市陵川县青翘货源小批量走动为主 2025-09-18
-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枳壳行情低迷运行 2025-09-18
-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枳实走动不快 2025-09-18
- 山西晋城市陵川县火麻仁价稳 2025-09-18
- 山西晋城市陵川县柴胡产新继续 2025-09-18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大杨树镇防风临近产新 2025-09-18
-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恩施市红土乡骨碎补正常走销 2025-09-18
-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恩施市红土乡厚朴产新结束 2025-09-18
-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恩施市红土乡独活有货源待售 2025-09-18
-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白帽镇石菖蒲正常走销 2025-09-18
药市动态
-
五大产新品种分析
五味子 五味子主要产区在辽宁本溪、桓仁、丹东、凤城、宽甸、岫岩、抚顺、清源、新宾、辽阳、海城、营口、盖县,吉林桦甸、蛟河、敦化、安图、双阳、伊通、通化、临江、抚松、长白、柳河,黑龙江勃利、七台河、五常、尚志、阿城、宁安、北安、方正、依兰、伊春、林口、德都;内蒙、山西、河北部分地区也有种植。 图:五味子(东北统)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近三年五味子的历史价格,亳州市场2023年年初短暂达到80元的高峰,之后一直到2024年10月,价格处于窄幅波动中,此后,五味子整体行情保持下滑状态,直至目前跌至28-34元之间。 目前产地仍处于产新阶段,上图显示该品产新期市场价格多保持下行趋势。同时,根据药通网数据,亳州市场东北统货28元,选货34元。据产地反映,今年东北产区产出有一定的量,鲜货价格在3.2-4元,干品统价格在25-26元,而2024年同期黑龙江野生鲜货收购价在3.5元上下,辽宁和吉林家种鲜货价格在4.2-4.8元不等,相比较,今年产新鲜货价格低于去年同期,产地的加工户加工意愿不高,虽有部分商家视价低小量采购,但多数商家仍处于观望状态。当前距离产新结束还有一段时间,由于货源充足,预计后市保持低价空间的可能性较大。 酸枣仁 酸枣仁主产于山东汶上、沂南及周边,河北内丘、赞皇及周边;辽宁朝阳、锦州、葫芦岛,内蒙宁城,山西运城、临汾及其周边,陕西交界的蒲城、宜川,洛川一带也有少部分产出。 图:酸枣仁(河北98货)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近三年酸枣仁的历史价格,该品前期因库存薄弱、需求增加、产新及资金介入和商家人气助推等多种影响,2023年6月—8月价格攀至1050元。价格冲顶后出现下滑,自2023年8月末到今年,酸枣仁价格持续下滑。 酸枣仁当前正值产新阶段,上图显示2023年、2024年产新期间价格波动不大,而今年,自7—8月产新,9月新品大量加工上市,新货不断补充市场,但当前市场缺乏需求拉动,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滑。药通网数据显示,当前亳州市场河北98货320元,95货300元,选货340元。产地反映,河北酸枣仁今年丰产不丰收,出仁率较差,预计整体产量较去年基本持平,酸枣因质量不等收购价在5-8元,加工成本在300元左右,全检合格98新货320元上下,95新货300元。市场和产地行情对比来看,二者基本持平。近期有部分商家逢低价收购,带动交易转快,因此,有商家对后市抱有期待。 茯苓 茯苓主产于安徽岳西县、霍山县,云南楚雄、双柏、西双版纳、宁洱县、景谷县、云县,贵州施秉县、河南商城、陕西商洛、四川广元,湖北英山县、石罗田县及大别山周边地区也有部分产出。 图:茯苓(安徽统丁)近三年历史价格茯苓 在2021年高价的刺激下,2022年开始扩种,产量扩大供给增多,行情随之下滑。观察比较茯苓近三年的历史价格,上图反映,除2023年小幅反弹外,从2024年至今,一直处于下滑趋势。而拉长视线,整体观察,2022—2025年,这4年间茯苓一直在低价区间徘徊。 当前茯苓处于产新加工时期,预计11月以后产新结束。上图显示近三年产新期间,茯苓整体价格运行较为稳定,整体行情处于稳步下行。药通网数据显示,目前亳州市场茯苓安徽统丁21元,统片22元,中心丁30元;云南一刀丁24元,中心丁28元。据产地反映,今年岳西产地产量与去年相差不多,且当地库存较丰,目前鲜货9元,干品统丁18元,一刀纯白丁22元,精品中心丁28元;云南产的嫁接货切开后光滑度高,运至岳西鲜货价格(加运费)在10元左右,干品统丁20元,一刀丁23元;自生货鲜货价格在6-7元,约半个月以后上市。茯苓新陈货叠加,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观望商家居多,预计后市仍将处于低位平稳期。 赤芍(京赤芍家种) 京赤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额尔古右旗、牙克石、鄂伦春旗、扎兰屯、额尔古左旗、鄂温克旗、科尔右中旗、科尔右前旗、阿荣旗、扎鲁特旗、扎赍特旗、莫力达瓦、巴林左旗、多伦、突尔,黑龙江伊春、宁安、萝北、密山、嫩江、宝清、依兰、林甸、牡丹江、鹤岗、虎林、海林,吉林敦化、桦甸、龙井、和龙、汪清、集安、蛟河、安图、靖宇、长白,辽宁西丰、岫岩,凤城、宽甸、庄河、辽阳、盖县、清原等地,河北及山西部分地区也有产出。 图:赤芍(内蒙家种)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京赤芍近三年历史价格,2023年—2024年2月该品货丰走缓,价格保持低位运行。之后,受野生资源逐步下降影响,市场对优质野生货的需求转而推高家种货价格。进入2024年3月,家种货价涨,内蒙货达到65元,刺激种植户大面积采挖,随着货源不断补充,价格逐步下滑。 当前赤芍各产区进入产新阶段,上图显示2023年、2024年产新期赤芍价格保持平稳,2025年产新期,赤芍价格呈小幅下滑趋势。根据药通网数据,亳州市场目前内蒙野生统35元,大统42元;家种统33元,选48元。据产地反映,内蒙产区近期受阴雨天气影响,采挖受阻,不过由于今年价格不及去年,种植户采挖积极性受挫,预计产量较去年有所减少,现当地6年以上的鲜货9-10元,新货上市量暂时较少。综合市场及产地来看,赤芍整体货源充足,但缺乏市场需求拉动,目前处于实际消化阶段,不过因品种产新,整体行情表现为短期内小幅波动,整体仍较为平稳,后市涨价空间仍需观察需求情况。 北沙参 北沙参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内蒙赤峰、河北安国、定州。山东莱阳为传统产区,目前逐步转移,种植面积减少。内蒙货由于条形好质量较优多作食用,价格较高。河北货多作药用,价格低于内蒙货。 图示:北沙参(河北统)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北沙参近三年历史价格,该品2021—2022年价低,新货产出不多,致使2023年价格逐步上走,进入2023年11月,新货不断补充入市,导致走销减缓,行情开始步入下滑通道。现阶段北沙参正值产新期,商家多处于关注状态。 上图反映了近三年北沙参产新期行情呈直线下滑趋势。药通网数据显示,亳州市场目前河北统货19元,大统22元,内蒙统货28元。据产地反映,目前河北产区新货上市量较少,大量上市要等到国庆以后,受去年价格较高影响,当地农户扩种,导致今年在地面积增多,部分商家对后市担忧,现鲜货3-3.6元,八成半干的新货13-15元,陈货16-18元,货源整体处于随购随销状态,预计后市仍有下降空间。 注:文中数据及信息来源于药通网、产地种植经营户,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
六大低价中药材品种
紫菀(水洗片),2023年紫菀曾涨至110元,目前20元左右。 该品2022年从20元涨至25元,2023年从50元一路飙升至110元,产新后跌至75-80元,亩收入达3万元以上,2024年再次涨至百元高价,产新后回落至50元左右,亩收入仍在万元以上,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目前个子跌至9-10元。 紫菀在高价刺激下,新扩种面积较大,生产严重过剩,也许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只是面临新陈货源压力,预计,短内价格回升压力较大。 知母(安徽产长片),2023年知母高升至49元,目前市场价9元。 2021年知母从7年低价中走出,从年初的10元涨至21元,2022年从20元涨至25-26元,种植户亩收入近万元,2023年春从28元涨至49元,4月以后跌至43-40-37元,种植户亩收入1.2万元以上。2024年知母产新前价格依然在30元上下浮动,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 知母生长周期为2年,2024年新货产量明显增加不少,产新后价格跌至20-14元,2025年价格继续下滑,6月价格跌至9元左右。 知母生产已大面积恢复,今后两年新货压力仍大,价格依然有下滑空间。 槐米(统),2022年槐米涨至60元,目前市场价15元左右。 该品产区较广,2020年结束5年低价,从12元涨至19元,2021年从19元涨至25-27-32-39-40-45元,2022年产新前高升至60元,产新后回落至40-32元,2023年在32元上下运行一年,2024年从28元下滑至20元,2025年从19元跌至15元左右。 2025年槐米产新价落,药农采收积极性不高,总产量下降,只是2021-2023年三年高价遗留的库存较大,致使价格继续走低。 半枝莲(头茬),2023年半枝莲涨至21元,目前市场价6元。 2021年半枝莲从7.8元涨至13元,2022年从13元回落至11元,年底涨至19元,2023年1-3月涨至21元左右,5-6月头茬产新后跌至12元,2024年从12元跌至9元。 半枝莲属于一年种植,可以连续采收3-4年,第一年采收,亩产量相对不高(大约在800公斤左右),第二年与第三年是高产量年(每年大约在1000-1200公斤),第四年产量减少。 由于2021-2023年半枝莲涨价,药农获得了较高的收入,种植面积扩大。虽然2024年半枝莲产新价滑,但是,前两年高价期间种植面积较大,短期内低迷行情难以改变。 白花蛇舌草,2023年白花蛇舌草涨至18元,目前市场价7元。 该品有野生和家种,近几年在高价刺激下,家种面积发展较大。虽然目前白花蛇舌草价格不高,但是,因可供货源充足,预计,短期内将继续在低价运行。 决明子,2023年决明子涨至16元,目前市场价6元左右。 该品2022年从8.5元涨至10元,2023年从12元涨至16元,2024年从16元跌至11元。 决明子生长周期短,生产恢复快,受过去两年涨价刺激,国产货种植面积扩大,加上有进口低价货冲击,致使价格下滑,目前进口货3.5元左右。 虽然决明子价格不高,药农种植积极性降低,但是,因供应货源充足,短期内价格回升动力不足。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
中药材六大跌价品种
苦参(内蒙产),有野生和家种,目前市场上流通货源以家种为主,生长周期3年。 2022年苦参从12元涨至16-17元,2023年从16元涨至23元,此价持续到2024年。由于苦参经历连续三年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进入2025年继续下滑,目前价格从前期的16元跌至9元左右。 苦参生产已恢复,今后两年采挖面积仍大,后市行情不容乐观。 蔓荆子(江西产),目前蔓荆子正值产新,受新货上市冲击,价格稳中有落,从产新前的100元跌至75元,进口货22元。 该品2015年从11元涨至53元,2016年涨至65-90-130元,2017年从150元涨至210元,2018年涨至220元左右,2019年从190元跌至150-80-65元,2020年从60元滑至45元,有商视价低积极买进,年底回升至80元,2021年产新前涨至95元,产新后跌至75-70元,10-12月回升至85元,2022年从85元涨至120-125元,2023年产新前涨至155元,产新后回落至95-90-80元,2025年3月从80元回升至120元,5-7月回落至110-100元,产新后跌至80元左右。 蔓荆子有野生有家种,又有进口,目前家种面积产量不小,预计,短期内价格或继续有下滑趋势。 吴茱萸(江西产中花),目前正值产新后上市,价格小幅下滑,江西产中花从35元跌至27元左右,湖北产大花20元,浙江产小花27元。 该品2012年从22元涨至34元,2013年从35元涨至46-48元,2014年从55元涨至60-65-75-85-90元,2015年在85-90元上下波动,2016年从95元涨至130-140-170-230-280元,2017年从280元涨至300-350-380-420元,2018年产新前从460元涨至500-560元,创有史以来天价,产新后价格跌至360元,2019年从360元回升至390元,产新后跌至150-130元,2020年从120元跌至35元左右。 吴茱萸连续7年高价,极大刺激药农种植积极性,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广西等产区均新扩大不少面积。2020年吴茱萸高价期间栽种的植株陆续进入坐果期,2021-2024年有商积极买进,支撑价格在45元以上运行,最高价涨至55-58元。 目前吴茱萸在地面积仍大,而且多数植株正值盛产期,预计,短期内价格有望继续走低。 苍术(家种全检),自去年产新价格下滑,到目前价格依然稳中有落,近日价格从前期的30元跌至28元左右,产地朱砂点货23元,白茬货21元。 该品前几年高价时种植面积较大,目前在地面积仍大,预计,短期内低迷行情难以改变。 佛手(川产),2021年佛手从36元涨至64元,2022年从64元跌至55-50-40-38元,2023年从37元涨至55元,年底落至42元,2024年从42元涨至46-52元,2025年产新前从46元跌至35元。 佛手树用扦插法种的要2-3年后,用种子繁殖的要4-5年后开始开花结果,盛果期是第7年到15年,15年后进入衰退期。从这个方面来讲,佛手的周期也就是要3-4年。2025年佛手没有减产利好,预计,产新后价格仍有继续下滑空间。 辽五味子,该品产新未到价格已跌落下来,近日价格从前期的48元跌至28元左右。 该品2017年曾涨至175元,2018年回落至150-130元,2019年从130元落至85元,2020年从80元滑至45元,有商视价积极买进,拉动价格强劲反弹至55-58元,2021年从55元涨至60-70-75-78元,2022年从70元回落至64-65元,2023年上半年回升至75元上下,下半年回落至60-62元,2024年在60-65元上下徘徊近一年,年底回落至57-55元。 其实,2020年以来辽五味子正值盛果期,人为因素致使价格没有大幅回落,最终因货源充足,大户无力支撑,行情轰然倒塌,价格也应声而落。 辽五味子因主力不给力,散户又不入手,预计,将重新洗盘,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
五大蹦盘品种
2025年辽五味子产新终于跌落下来,从50元以上跌至32元,对比2017年175元高价,可谓持续多年的高价行情已崩盘。 2014年辽五味子结束5年多低价,从30元涨至45元,涨价前最低价21元。2015年辽五味子回落至40-41元,年底发力涨至48元,2016年从60元一路飙升至130-140元,2017年从130元高升至175元,创有史以来天价,2018年上半年回落至140元左右,2019年从120元跌至85元,2020年从80元跌至45元。 2016-2019年辽五味子持续4年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种植面积,2020年高价期间栽种的植株逐渐进入盛产期,2025年产量依然较大。 2021-2024年辽五味子正处盛果期,因背后有资金支撑行情,致使价格一直在60元以上浮动,2021年最高价78元。辽五味子移栽2年生苗,生长2年即可开花结果,3年有一定产量,4-5年则大量结果。 虽然辽五味子价格继续下滑空间有限,但是,由于2020年以来辽五味子积压的库存较大,今年产量又不小,预计,短期内价格反弹动力不足。 吴茱萸,持续在45-55元上下震荡的吴茱萸,2025年产新终于跌落下来,目前中花价格跌至25-26元。 该品2012年从长达9年低价中走出,不到一年内从23元涨至32元,2013年从35元涨至47-48元,2014年从55元涨至90元,2015年在90元上下徘徊一年,2016年从95元涨至130-170-230-280元,2017年从280元继续高升至300-350-410-430元,2018年上半年从460元飙升至560元,创造有史以来天价。 虽然2018年下半年吴茱萸价格出现回落,但是,依然坚挺在300元以上,并持续到2019年7月,2020年从120元回落至35元左右,持续6年多的高价行情宣告结束。 正是由于吴茱萸连续6年多高价,刺激农户大面积发展种植,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四川等产区均扩大了不少面积。 吴茱萸, 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栽培树成活后3-5年开花结果,定植后4-5年进入丰产期,经济收益期可持续至10年左右,之后产量逐渐下降。每棵树都是春天开花,秋季收果实。目前多数吴茱萸树仍处盛产期,而且,近几年积压的库存较大。 虽然吴茱萸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短期内价格回升也有较大压力。只有低价,砍伐植株,再经过几年消化库存,吴茱萸才能迎来新的商机。 酸枣仁(98货),从1050元跌至330元,大户也无力回天,也算是彻底崩盘了。 2018年酸枣仁涨价前,长期在200元以下运行,期间2013-2014年出现过短暂的230-240元高价。2018年酸枣仁从160元涨至230-255元,2019年从255元涨至310元,后又回调至210元左右,2020年从210元涨至260-280元,2021年从290元涨至300-450元,2022年从460元涨至890元,2023年从890元涨至1050元,达到有史以来高峰。 2023年酸枣仁产新后价格从千元高价跌至880-810元,224年从800元以上逐渐下滑至680-620-580-550-490元,2025年产新后从500元以上跌至330元左右。 酸枣仁在高价持续了4年多,如今,价格下滑实属正常。预计,今后两年如果没有天气减产利好,酸枣仁价格有望继续走低。 苍术(家种包检),从90元跌至27元,跌幅三分之二还多点,行情也算是崩盘了。 2023年以前苍术价格持续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种植面积遍布东北三省和内蒙。由于过去几年家种苍术盲目扩大种植,导致生产严重过剩,冲击价格不断走低。 家种苍术生长周期为4年,虽然目前价格种植户无多少利润,但是,由于在地面积仍大,预计,未来1-2年内仍有望在低价继续运行。 牛蒡子,从2023年42元跌至12.5元,也算是高价行情轰然倒塌。 2021年牛蒡子自7年多低价中走出,从15元涨至22元,2022年在20-22元上下浮动一年,2023年从28元高升至42元左右,当年产新跌至30-26元,2024年在25-26元上下浮动大半年,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产新后跌至18-17元。 由于牛蒡子持续了近三年高价,刺激药农扩大不少面积,生产出现过剩,导致价格一落再落。牛蒡子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预计,2-3年难有大的行情变化。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
中药材今日视点(第226期-2025年-9月)
跌势:吴茱萸——目前吴茱萸正值新货上市,有商视价低买进,价格小幅反弹,江西产区中花统货23元左右。 该品今年新货产量大,商家手中积压的陈货多未消化,只是价低药农卖货意愿不高,预计,短期内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 郑智文整理 2025-9-1
-
中药材五大崩盘品种
水蛭,从2022年的1950元跌至650元,跌幅之大出乎多商意料。 水蛭价格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是受连续三年多高价刺激,家养产量增加,野生产量也不小,加上南方产菲水蛭及进口量大,冲击了行情,同时,高价影响了实际需求,多种因素导致水蛭价格下滑,2023年从1850元逐渐跌至1200元,2024年从1200元继续下滑至750元,进入2025年仍跌跌不休。 水蛭连续三年高价,累计积压的库存量较大,需求市场实际消化。预计,短期内价格难有大的波动。 猫爪草(水洗),该品从1100元跌至65元,也算是彻底崩盘了。 2022年猫爪草结束三年低价,从58元涨至93元,2023年从97元一路飙升至500元左右,2024年从500元高升至800元左右,到2025年产新前突破千元高价,涨至1100元上下,创有史以来天价。 猫爪草10月1日前后栽种,来年5月1日前后采挖,亩产干品110-150公斤。由于猫爪草经历了连续两年高价,极大刺激了药农种植积极性,尤其2024年新扩种面积较大,导致2025年产量严重过剩,产新后价格飞速下滑。也许短期内猫爪草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面对供大于求压力,价格回升也动力不足。 黄芩(山西产统),2024年黄芩个子价格涨至46元,过4筛饮片涨至75元,目前个子价格下滑至18元,饮片跌至25元,高价行情轰然倒塌,大户也无力支撑。 2023年黄芩进入上涨通道,不到一年从24元涨至40元,2024年涨势不减,涨至46元左右。山西产黄芩生长周期两年半,甘肃和河北产区生长周期不到一年,受黄芩两年连续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了种植面积,加上高价需求减少,导致2025年产新后价格跌落下来。 2025年黄芩采挖面积依然较大,加上库存压力,预计,短期内价格回升有较大阻力。 川芎,2020年川芎宣告4年低价结束,从16元起步上扬,年底涨至20元,2021年从24元一路飙升至45元,创有史以来天价。2022年川芎从43元跌至36-37元,2023年从30元以上跌至26-28元,2024年跌至18-19元。 由于2022-2023年川芎持续两年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虽然2024年川芎价格下滑至18-19元,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2025年产量依然较大。 川芎连续三年扩种,导致生产过剩。目前川芎价格跌至15元左右,也许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因供应货源充足,涨价压力仍然较大。 泽泻,2021年涨至44元,目前价格12.5元,也算是崩盘了。 2020年泽泻从14元涨至18.5元,2021年从17元一路高升至44元,2022年回落至28-30元,2023年落至16-17元,2024年在15元上下运行近一年。 泽泻生长周期短,9月栽种,当年12月底产新。2021-2022年泽泻在高价期间种植面积较大,2023年种植面积仍不小。虽然2024年泽泻种植略有减少,但是,因库存量大,价格回升动力不足,目前市场价12.5元左右,也许泽泻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了,但是,短期内涨价也无多大利好。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
2025年1—6月中药材进出口分析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5年1月至6月,我国中药材贸易总量31.67万吨,同比下降2.58%,贸易总额77.99亿元,同比下降4.64%。其中中药材上半年出口总量12.34万吨,同比下降1.35%;累计出口金额41.98亿元,同比下降12.86%。进口总量19.32万吨,同比下降12.86%;累计进口金额36亿元,同比增长7.15%。 一、进口情况分析 从进口明细数据分析来看,进口金额超过1亿元的国家有9个,其中印度尼西亚以7.89亿元居进口国家第一;同比2024年上半年,在进口金额过1亿的国家中,印度、新西兰、越南进口金额同比下降,其他国家同比均增加,其中老挝增幅最大,为392.87%,其次是加拿大、泰国,同比增幅分别为98.99%、86.34%。 从货源地区来看,中药材主要进口地区在东盟和印度,这两个地区进口金额占总额的63.02%;而去年中药材在东盟和印度地区进口金额占总额的71.5%,占比有所下降;同比2024年上半年来看,大洋洲、加拿大、南美洲较去年中药材进口金额大幅提升。 2025年进口中药材TOP榜 从进口品种数量方面来看,进口数量超4千吨的品种有9个品类,主要龙眼、孜然、丁香、小茴香、豆蔻、姜黄、肉豆蔻、胡椒、甘草,其中部分品类的进口量同比变化较大,龙眼、丁香等品种同比进口量涨幅较大,分别为63.76%,158.72%;而孜然、小茴香、甘草同比进口量跌幅较大,分别为下滑53.34%,63.76%,56.18%。 从进口品种的金额方面来看,进口金额超过1亿元的有10个品种,主要以国内稀缺、香料及贵细品种为主,分别是西洋参、龙眼、鹿茸、孜然、豆蔻、胡椒、肉豆蔻、丁香、人参、大海子。同比2024年,进口金额涨跌幅度也不小,其中,龙眼、豆蔻、丁香涨幅较大,在107.22%,104.33%,129.75%;孜然跌幅较大,在59.52%。值得注意的是鱼藤根、除虫菊,该品种进口金额696万元,但涨幅达到264.36%。 除此之外,2025年上半年停止红枣、黄连、菊花、黄芩、杜仲等品种。 2024年进口中药材货源分布情况 从货源市场来看,我国小茴香近100%来自印度,99.90%的进口龙眼肉来自泰国,99.26%的丁香、99.84%的豆蔻、98.82%的肉豆蔻均从印度尼西亚进口,99.21%的姜黄进口自缅甸,甘草分别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口,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巴西是我国胡椒的主要来源地,占比约96%。 二、出口情况分析 中药材进口金额前十大品种分别为八角茴香、肉桂及肉桂花、红枣、枸杞、人参、当归、胡椒、山药、茯苓、冬虫夏草。其出口额占中药材出口总额的51.70%,集中度较高。前二十个品种中有16个品种的出口金额同比下降,其中冬虫夏草、半夏、黄芪、地黄、菊花、甘草、鲜或干的西洋参、鹿茸及其粉末下降幅度在30%~45%之间;上涨的品种主要有八角茴香、红枣、胡椒和山药,上涨幅度分别为44.14%,5.05%,15.29%,19.55%。 从出口数量来看,红枣、八角茴香、山药、当归、小茴香、白术、人参等香料、贵细及药食两用类品种同比数量增加,其中八角茴香和山药进口数量同比增幅在46.68%,51.96%。从价格方面,同比2024年上半年,胡椒整体呈逆势增长态势;八角茴香、山药、红枣等品种由于价格较2024年上半年价格下调,出口体量有所增长;当归、白术等品种则呈现体量、价格双降现象。 从出口市场方面来看,日本是我国中药材出口的第一市场,2025年上半年对日中药材出口额达到8亿多元人民币,涉及海关列明及未列明的品种51个,其中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占出口总额42.20%,人参占出口总额16.94%;东盟市场的整体表现同比2024年上半年略有下滑,幅度在3.36%,但东盟市场仍是我国中药材出口的中药市场,2025年上半年市场占比达25.71%;马来西亚出口份额也小幅下滑了0.04%,不过泰国和越南出口份额略有上升,分别上涨了0.15%,3.96%。
-
六大暴跌品种
怀牛膝(平条),2022年涨至40元,目前13元左右。 怀牛膝从40元跌至13元,创近几年价格新低。 2021年怀牛膝从15元涨至35元,2022年从35元涨至40元,2023年在30元左右徘徊一年,2024年从30元跌至22元。 怀牛膝生长周期短,生产恢复快,受连续三年多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了种植面积,尤其内蒙产区新扩种面积大。 虽然怀牛膝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因可供货源充足,短期内价格回升有较大压力。 生地(三、四、五级),2022年生地价格涨至50元,目前9.5元左右。 生地从50元下滑至10元,也算是崩盘了。 生地价格之所以大幅跌落,主要是连续三年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扩种,造成生产严重过剩。 按照目前生地价格,包地大户收益不高,散户仍有种植积极性。 生地不经过4-5年的低价减种,大量消化库存,短期内难有大的上升空间。 防风(河北产秧栽),2023年防风涨至60元左右,目前11元。 2021年防风从14元起步上扬,年底涨至28-30元,2022年在28元上下运行到10月,11月重回到30元,12月突然加速涨至45元,2023年3月高升至60元,并持续到产新前9月,10月产新后落至55元,11月滑至35元,12月跌至24元。2024年防风在20-22元上下徘徊一年,年底回落至18元。 防风生长周期为一年,受连续三年多高价刺激,新扩种面积较大。也许防风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因库存压力大,短期内价格上涨仍动力不足。 牛蒡子,2023年牛蒡子涨至40元,目前13元左右。 2020年牛蒡子从12元起步上扬,当年涨至15元,2021年从15元涨至21-22元,2022年在21-22元上下运行近一年,2023年春涨至28元,到6月已高升至40元,8月涨至42元,创造有史以来天价,2024年从26元跌至17-18元。 牛蒡子生长周期为两年,随着种植技术的进步,已由两年缩短为一年,一般亩产150公斤。 牛蒡子受连续三年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了种植面积,2025年种植面积仍不小。牛蒡子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短期内价格上升压力较大。 知母(安徽产长片),2023年知母涨至49元,目前9元。 知母从49元下滑至9元,可谓是彻底崩盘,短期内无力回天。 2021年知母从10.5元涨至21元,2022年从22元涨至26元,2023年春从28元涨至49元,首创历史天价。4-11月知母回落至40元左右,2024年春下滑至30元,4-5月反弹至36-38元,6月跌至30元,10-11月回落至22-20元,年底落至14元。 知母持续三年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扩种。从近两年知母种植面积看,未来2-3年采挖面积依然较大。知母可供货源压力大,后市行情不容乐观。 白芷(安徽产统),2023年白芷涨至37元,目前8元左右。 受2023年高价刺激,新扩种面积较大,尤其2024年产量较大,产新后价格从21元下滑至17-12-10-9元。 白芷生长周期为一年,单产产量高。尽管2024年白芷产新价落,但是,药农收益依然高出种植粮食作物,种植积极性不减,只有包地大户适当减少了面积。 目前白芷正值产新,关注度高,只是面临库存及新货双重压力,短期内价格大涨乏力。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
8月香料行情速报:多品种异动明显
一、领涨品种 1、花椒:花椒自7月26日左右以来,陕西渭南、山东、郑州、湖北,均有大客户来亳寻货,短短的一个礼拜的时间,价格从43元升至50元,持货商惜售,好货稀缺,市场看涨情绪浓厚。 2、黑胡椒:黑胡椒自本月的9号开始,因为大盘上涨的影响,人气很旺,寻货商增多,整个上半年的价格波动频繁,忽上忽下,忽冷忽热的震荡行情引得客商多为关注。目前价格为43-44元,持货商不愿意割肉,货源难寻,短期内受出口需求波动及供应紧张影响,国内价格或将平稳或者小幅震荡,中长期全球供应短缺有望支撑价格回升。 3、香砂:受干旱+植株老化+资本关注推动,价格坚挺,目前3-5开口价格在31元左右,5-10开口率价格保持在29-30元,交易活跃。 二、分化品种 1、八角茴香:八角茴香南宁市场8月初大红八角上市行情高开低走,目前市场价格春花在27-28元,大红在36-40元之间,据悉,今年减产已成定局,但后市仍需供求支撑,短期内新货未完全上市,价格会维持高位震荡,中期受库存消化和新货上市影响,价格呈震荡态势,后市多商看好。 2、草果:草果主产区有减产的消息传来,但越南不时有来货冲击市场,货源走动不快,行情一直上不去,目前云南货价格在47-48元,进口货在45.5-46元,后市仍需关注新货货源需求情况,如果后市需求不足,即使产量有所减少,价格也难以大幅上涨,若需求有所增加,价格会有一定的反弹。 3、白豆蔻:白蔻的行情坚挺运行,目前统货在48-49元,好货在50-53元,持货商看好后市,成交量也陆续增多。 三、低迷品种 1、丁香:丁香行情持续走低,目前市场价格大红丁香在56-58元,短期内丁香价格可能会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如果后续产量没有明显减少。而市场需求没有显著提升,价格可能会难有大幅的反弹。 2、白芷产新价格跌至低谷,商家抄底时机已到,2025年白芷产新行情持续低迷,鲜货在1-2元/公斤,干品市场价普遍在5-10元,较2024年高位腰斩,干旱致减产,种植户血亏,明年面积或锐减,部分商家认为当前低价风险可控,若后期供应收紧,行情会迎来反弹机会。 关注我,第一时间获取香料行情拐点信号! 注:本信息来自大货对接员胡白雪 15703703966,微信同号,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
中药材行业现状深度解析 ——颠覆传统认知的五大变革风暴
一、价格体系重构:从地板价到十八层地狱的超预期暴跌 当前中药材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价格崩塌。据药通网行情监测,中药材行业大盘指数从2023年7月至2025年7月总体呈下降趋势。 2023年7月31日中药材综合200指数为3587.88点。2024年7月31日该指数报收于3488.44点,相比2023年7月下跌了约99.44点,跌幅为2.77% 。而到了2025年7月份中药材价格指数月度平均值为1395.67点,与2024年7月相比又再度下降了280.84点。 市场白术价格从去年的160元/公斤暴跌至80元/公斤,款冬花从两年前的400元/公斤腰斩至90元/公斤,紫苑更是从曾经的上百元/公斤狂泻至目前的10多元/公斤,跌幅高达85% ,这种暴跌现象远超传统认知的"地板价"概念。 甚至行业大众普遍认为,部分品种后期依然很难稳住价格,例如白术,秋季产新之后,行情仍将会有继续下滑的可能 。 价格崩塌的核心原因在于供需关系的彻底失衡。2020-2023年疫情+人为炒作现象催生的中药材高价行情,导致众多品种种植面积三年内盲目无限扩大,叠加种植技术升级带来的亩产提升20%-30%,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产能海啸。以猫爪草为例,2025年产新前价格高达800多元/公斤,产新后因扩种导致价格暴跌至70元/公斤,跌幅整整12倍。这种非理性扩种使得市场库存积压严重,像地黄、板蓝根、白芷、紫苑、丹参等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超历史记录,供给货量远远大于实际需求,价格出现烂市在所难免 。 二、种植逻辑失效:成本底线被彻底击穿的行业困局 传统的"种植成本决定价格底线"理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已完全失效。当药农陷入"追涨杀跌"的恶性循环时,种植成本反而成为价格下行的加速器。以板蓝根为例,东北、新疆产区去年产新时已经跌破成本价,但是,今年的惯性种植依然存在,大丰收不代表大收益,大面积扩种的结果,最终不仅会让药农血本无归,同时还会导致很多品种行情恢复的周期被无限拉长。 行业许多品种的价格底点,往往出现在种植端彻底绝望之时。当药农发出"这辈子再不种这个药材,子孙后代也不准再种"的呐喊时,才可能接近市场平衡点。 但是,这一次中药材跌价狂潮,如果继续按照老的逻辑推演,显然已经不行了。过去我们行业许多人做品种预期“压货”,往往比较喜欢锁定它的“地板价”,只是,这一次不是这样的,市场多商认为:“地板价”之后,或许会有“地下室价”,而“地下室价格”之后,可能还会有“十八层地狱价”,很多品种未来两年的低价,将会打破你的认知,超乎你的想象。受供需结构、政策调控以及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一些品种的行情价格将会跌到你怀疑人生为止。 三、行业淘汰赛:风口期的生死抉择与利益再分配 当前中药材行业正处于"强者恒强、弱者积弱、赢家通吃"的战略转折点。一方面,一些大型中成药企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一些中小企业未来由于实力不足,很难跟上时代步伐,要么被收购兼并,要么纷纷倒下,而由此将会给那些有实力的大企业让路或腾出市场,前不久安徽29家中小饮片企业纷纷宣布停产,其实就是这个节奏的前兆。 另一方面,传统药商面临"供需垂直化、去中间化"的严峻挑战。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药品类销售额同比大涨,但线下批发市场却出现"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尴尬局面 ,另外,产需对接垂直化,已经成为行业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中药制药企业产地直采比例从2023年的48%已经提至2024年的75%。这种渠道变革要求从业者必须"买对门票进对场",否则将面临"越努力越失败"的结局。正如80年代计划经济转型、90年代全民经商、2000年电商崛起的历史规律,当前行业风口正在重塑产业链价值分配格局 。 四、认知革命:从迷信权威到独立判断的思维觉醒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药材行业的"专家经济"正遭遇信任危机。一些所谓的"网红专家"往往是通过直播间营造"神机妙算"的假象,但实际水平却令人堪忧。近期曝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身份造假事件,揭开了伪专家泛滥的冰山一角。据行业观察,当前中药材行业70%的"专家"头衔是通过赞助或关系获得,其含金量已严重稀释。 这种现象倒逼从业者不仅对某些中药材品种要有独立判断能力,同时对行业一些所谓的专家、网红大咖更要提高认知能力,不要被他们的“头衔、光环”闪瞎了双眼,盲从盲信之下,可能就会被他们误导,给自己的生意带来很大的风险。 五、未来趋势:分化加剧与品质革命的行业新局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药材行业当前正呈现出鲜明的分化趋势。一方面,那些南辕北辙、低端无序扩张的非道地药材品种,因库存高企、需求疲软将可能长期在低位震荡;另一方面,那些符合GAP标准规范化种植的道地药材,今后将会在集采联采、中药溯源、新药典标准的实施或推动下价格持续坚挺向好,成为逆势增长的新亮点 。 中药材行业未来的真正赢家将具备三大核心能力:一是数字化管理能力,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国际化布局能力!就当前行业状况而言,在这场深刻的行业变革中,唯有打破惯性思维、拥抱价值重构的企业或从业者,才能在新一轮产业周期中抢占先机,并继续一路辉煌。 注:本文作者系一位龙胆草药材专营商,欢迎与之咨询龙胆草品种相关业务,联系电话:13956710398 段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 品名 规格 产地 价格 月对比 季度对比 年对比
- 佛手 统 四川 ¥30.00 -21.05 -34.78 -42.30
- 佛手 统 广西 ¥28.00 -30.00 -36.36 -44.00
- 羌活 蚕羌 四川 ¥280.00 -12.50 -12.50 -39.13
- 川牛膝 统 湖北 ¥14.00 -6.66 -26.31 -26.31
- 羌活 统 四川 ¥140.00 -6.66 -12.50 -50.00
- 川牛膝 统 四川 ¥15.00 -6.25 -25.00 -25.00
- 紫苏 紫色叶 广西 ¥16.00 -5.88 -5.88 -5.88
- 使君子 统 四川 ¥18.00 -5.26 -10.00 -28.00
- 使君子 仁 四川 ¥46.00 -4.16 -13.20 -29.23
- 乌梢蛇 全开 四川 ¥590.00 -1.66 -1.66 -9.23
- 乌梢蛇 统 四川 ¥570.00 -1.72 -1.72 -6.55
- 乌梢蛇 统 进口 ¥160.00 0.00 0.00 0.00
- 五倍子 独角倍 陕西 ¥130.00 8.33 124.13 116.66
- 五倍子 花倍 陕西 ¥55.00 10.00 22.22 10.00
- 仙鹤草 统 四川 ¥7.50 7.14 25.00 25.00
- 何首乌 家种 广东 ¥22.00 0.00 0.00 -37.14
- 何首乌 家种片 安徽 ¥30.00 0.00 0.00 -30.23
- 何首乌 统 云南 ¥25.00 0.00 0.00 -30.55
- 何首乌 统 四川 ¥28.00 0.00 0.00 -30.00
- 佛手 统 广东 ¥55.00 0.00 0.00 -5.17
- 品名 规格 联系人 电话 价格
- 山银花 一级 陈老板 18956893077 协商
- 山银花 一级 陈老板 18956893077 协商
- 品名 规格 产地 原价 现价(元/kg) 走势 周涨跌幅
- 使君子 仁 四川 48.00 46.00 稳 ↓-4.2%
- 使君子 统 四川 19.00 18.00 稳 ↓-5.3%
- 紫苏 紫色叶 广西 17.00 16.00 稳 ↓-5.9%
- 川牛膝 统 四川 16.00 15.00 降 ↓-6.2%
- 川牛膝 统 湖北 15.00 14.00 降 ↓-6.7%
- 羌活 统 四川 150.00 140.00 稳 ↓-6.7%
- 佛手 统 广西 32.00 28.00 降 ↓-12.5%
- 羌活 蚕羌 四川 320.00 280.00 稳 ↓-12.5%
- 佛手 统 四川 35.00 30.00 降 ↓-14.3%
- 白及 统 贵州 70.00 70.00 稳 0.0%
- 白及 选 贵州 80.00 80.00 稳 0.0%
- 白芍 生狗头片 安徽 6.00 6.00 稳 0.0%
- 白芍 黑 安徽 26.00 26.00 稳 0.0%
- 白芍 熟狗头片 安徽 12.00 12.00 稳 0.0%
- 白芍 一二级 安徽 75.00 75.00 降 0.0%
- 白芍 二三级 安徽 70.00 70.00 稳 0.0%
- 白芍 统 安徽 45.00 45.00 稳 0.0%
- 白芍 三四级 安徽 48.00 48.00 降 0.0%
- 白芍 尾芍 安徽 20.00 20.00 降 0.0%
- 白术 选 浙江 100.00 100.00 少 0.0%
- 白术 生切片 河北 35.00 35.00 降 0.0%
- 白术 统 安徽 45.00 45.00 降 0.0%
- 白术 统 浙江 80.00 80.00 少 0.0%
- 白术 选 安徽 70.00 70.00 降 0.0%
- 白芷 选 安徽 10.00 10.00 稳 0.0%
- 白芷 统 安徽 7.00 7.00 稳 0.0%
- 白芷 统 四川 13.00 13.00 稳 0.0%
- 白芷 小 安徽 5.00 5.00 稳 0.0%
- 百部 统 云南 21.00 21.00 稳 0.0%
- 百部 水洗 云南 25.00 25.00 稳 0.0%
- 品名 规格 联系人 电话 价格
- 黄连 统 魏文全 18983732166 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