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中药产业信息平台!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城口要闻

查看更多>>
重庆市第一批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龙头企业遴选公示
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药监局、市农业农村委等4部门《关于遴选重庆市第一批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龙头企业的通知》(渝卫函〔2025〕302号)及《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规范产地加工(趁鲜切制)中药材管理工作指导原则〉的通知》(渝药监〔2022〕38号)相关要求,经资料初审、现场检查、综合复审,拟确定以下26家企业(见附件)为重庆市第一批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龙头企业,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自2025年7月3日至2025年7月9日,请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23-67706603;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旗龙路6号716房间; 邮编:401147。 附件: 重庆市第一批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龙头企业名单 (按区县行政排序) 序号 区县 企业名称 趁鲜切制品种 1 万州区 重庆厚捷制药有限公司 枳壳、枳实、佛手 2 万州区 重庆市德耕和药业有限公司 枳壳、佛手、黄精 3 大足区 重庆祥源中药(集团)有限公司 白芷、杜仲、佛手 4 合川区 重庆青襄药业有限公司 川牛膝、佛手、枳壳 5 南川区 重庆上药慧远庆龙药业有限公司 黄连、川牛膝、大黄 6 南川区 重庆医药集团九隆现代中药有限公司 黄连、川牛膝 7 南川区 重庆君方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黄连、黄柏、金荞麦 8 潼南区 重庆玮益制药有限公司 枳壳、枳实 9 荣昌区 重庆华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枳壳、枳实 10 开州区 重庆天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大黄 11 开州区 重庆融康堂药业有限公司 枳壳、黄连 12 城口县 重庆市天宝药业有限公司 黄柏、杜仲、独活 13 城口县 重庆昭德堂制药有限公司 木香 14 垫江县 重庆国承堂制药有限公司 牡丹皮、黄精、百部 15 云阳县 重庆三峡云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川牛膝、枳壳、陈皮 16 云阳县 重庆万力药业有限公司 独活、黄精、陈皮 17 奉节县 重庆蔷薇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川牛膝、党参、大黄 18 巫山县 重庆市神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党参、川牛膝、木香 19 巫山县 重庆鼎立元药业有限公司 川牛膝、党参 20 巫溪县 重庆坤隆药业有限公司 独活、川牛膝 21 石柱县 重庆旺隆黄连科技有限公司 黄连 22 石柱县 重庆中村农产品有限公司 黄连 23 石柱县 重庆石柱太极数智中药有限公司 黄连、党参、陈皮 24 石柱县 重庆泰尔森制药有限公司 黄连 25 石柱县 重庆同和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黄连、百部 26 酉阳县 重庆万源佳药业有限公司 黄精、前胡、黄柏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3日
城口首批!灵芝、淫羊藿基地通过中药材GAP延伸检查
近日,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经综合评定,重庆天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灵芝、灵芝孢子、淫羊藿饮片使用的灵芝、淫羊藿药材符合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 “此次通过中药材GAP延伸检查的两个基地分别是咸宜镇李坪村灵芝基地、高燕镇星光村高含量淫羊藿林下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城口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勇介绍,“专家和检查团队对两个基地的选址、种苗选育、种植管理、采收加工、包装、文件记录以及质量检验和产品追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 “当前淫羊藿基地面积500亩,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是全国最大的淫羊藿种植基地之一。”重庆天宝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兴桂说,“我们对基地实行了‘六统一’和全程可追溯管理模式。‘六统一’包括:统一规划生产基地,统一供应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统一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管理措施,统一种植技术规程,统一采收与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统一包装与贮存技术规程。” 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是城口县推动大巴山药谷建设的重要抓手,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发布以来,重庆市已通过3个品种,其中城口县占有2个,且为全国首个箭叶淫羊藿GAP基地、重庆市首个灵芝GAP基地。本次延伸检查的通过,标志着城口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入新的阶段。 “中药材的质量决定了成药的药效和安全性。”城口县中药产业专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城口将以“大巴山药谷”为引领,持续打造城口中药材产业品牌,完成玄参、独活、大黄和黄精GAP基地创建,最终实现中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为生产出高标准的药品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夏一文 通讯员/全纹萱 审校/陈弘

药材资讯

查看更多 >>

药市动态

五大产新品种分析
五味子 五味子主要产区在辽宁本溪、桓仁、丹东、凤城、宽甸、岫岩、抚顺、清源、新宾、辽阳、海城、营口、盖县,吉林桦甸、蛟河、敦化、安图、双阳、伊通、通化、临江、抚松、长白、柳河,黑龙江勃利、七台河、五常、尚志、阿城、宁安、北安、方正、依兰、伊春、林口、德都;内蒙、山西、河北部分地区也有种植。 图:五味子(东北统)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近三年五味子的历史价格,亳州市场2023年年初短暂达到80元的高峰,之后一直到2024年10月,价格处于窄幅波动中,此后,五味子整体行情保持下滑状态,直至目前跌至28-34元之间。 目前产地仍处于产新阶段,上图显示该品产新期市场价格多保持下行趋势。同时,根据药通网数据,亳州市场东北统货28元,选货34元。据产地反映,今年东北产区产出有一定的量,鲜货价格在3.2-4元,干品统价格在25-26元,而2024年同期黑龙江野生鲜货收购价在3.5元上下,辽宁和吉林家种鲜货价格在4.2-4.8元不等,相比较,今年产新鲜货价格低于去年同期,产地的加工户加工意愿不高,虽有部分商家视价低小量采购,但多数商家仍处于观望状态。当前距离产新结束还有一段时间,由于货源充足,预计后市保持低价空间的可能性较大。 酸枣仁 酸枣仁主产于山东汶上、沂南及周边,河北内丘、赞皇及周边;辽宁朝阳、锦州、葫芦岛,内蒙宁城,山西运城、临汾及其周边,陕西交界的蒲城、宜川,洛川一带也有少部分产出。 图:酸枣仁(河北98货)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近三年酸枣仁的历史价格,该品前期因库存薄弱、需求增加、产新及资金介入和商家人气助推等多种影响,2023年6月—8月价格攀至1050元。价格冲顶后出现下滑,自2023年8月末到今年,酸枣仁价格持续下滑。 酸枣仁当前正值产新阶段,上图显示2023年、2024年产新期间价格波动不大,而今年,自7—8月产新,9月新品大量加工上市,新货不断补充市场,但当前市场缺乏需求拉动,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滑。药通网数据显示,当前亳州市场河北98货320元,95货300元,选货340元。产地反映,河北酸枣仁今年丰产不丰收,出仁率较差,预计整体产量较去年基本持平,酸枣因质量不等收购价在5-8元,加工成本在300元左右,全检合格98新货320元上下,95新货300元。市场和产地行情对比来看,二者基本持平。近期有部分商家逢低价收购,带动交易转快,因此,有商家对后市抱有期待。 茯苓 茯苓主产于安徽岳西县、霍山县,云南楚雄、双柏、西双版纳、宁洱县、景谷县、云县,贵州施秉县、河南商城、陕西商洛、四川广元,湖北英山县、石罗田县及大别山周边地区也有部分产出。 图:茯苓(安徽统丁)近三年历史价格茯苓 在2021年高价的刺激下,2022年开始扩种,产量扩大供给增多,行情随之下滑。观察比较茯苓近三年的历史价格,上图反映,除2023年小幅反弹外,从2024年至今,一直处于下滑趋势。而拉长视线,整体观察,2022—2025年,这4年间茯苓一直在低价区间徘徊。 当前茯苓处于产新加工时期,预计11月以后产新结束。上图显示近三年产新期间,茯苓整体价格运行较为稳定,整体行情处于稳步下行。药通网数据显示,目前亳州市场茯苓安徽统丁21元,统片22元,中心丁30元;云南一刀丁24元,中心丁28元。据产地反映,今年岳西产地产量与去年相差不多,且当地库存较丰,目前鲜货9元,干品统丁18元,一刀纯白丁22元,精品中心丁28元;云南产的嫁接货切开后光滑度高,运至岳西鲜货价格(加运费)在10元左右,干品统丁20元,一刀丁23元;自生货鲜货价格在6-7元,约半个月以后上市。茯苓新陈货叠加,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观望商家居多,预计后市仍将处于低位平稳期。 赤芍(京赤芍家种) 京赤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额尔古右旗、牙克石、鄂伦春旗、扎兰屯、额尔古左旗、鄂温克旗、科尔右中旗、科尔右前旗、阿荣旗、扎鲁特旗、扎赍特旗、莫力达瓦、巴林左旗、多伦、突尔,黑龙江伊春、宁安、萝北、密山、嫩江、宝清、依兰、林甸、牡丹江、鹤岗、虎林、海林,吉林敦化、桦甸、龙井、和龙、汪清、集安、蛟河、安图、靖宇、长白,辽宁西丰、岫岩,凤城、宽甸、庄河、辽阳、盖县、清原等地,河北及山西部分地区也有产出。 图:赤芍(内蒙家种)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京赤芍近三年历史价格,2023年—2024年2月该品货丰走缓,价格保持低位运行。之后,受野生资源逐步下降影响,市场对优质野生货的需求转而推高家种货价格。进入2024年3月,家种货价涨,内蒙货达到65元,刺激种植户大面积采挖,随着货源不断补充,价格逐步下滑。 当前赤芍各产区进入产新阶段,上图显示2023年、2024年产新期赤芍价格保持平稳,2025年产新期,赤芍价格呈小幅下滑趋势。根据药通网数据,亳州市场目前内蒙野生统35元,大统42元;家种统33元,选48元。据产地反映,内蒙产区近期受阴雨天气影响,采挖受阻,不过由于今年价格不及去年,种植户采挖积极性受挫,预计产量较去年有所减少,现当地6年以上的鲜货9-10元,新货上市量暂时较少。综合市场及产地来看,赤芍整体货源充足,但缺乏市场需求拉动,目前处于实际消化阶段,不过因品种产新,整体行情表现为短期内小幅波动,整体仍较为平稳,后市涨价空间仍需观察需求情况。 北沙参 北沙参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内蒙赤峰、河北安国、定州。山东莱阳为传统产区,目前逐步转移,种植面积减少。内蒙货由于条形好质量较优多作食用,价格较高。河北货多作药用,价格低于内蒙货。 图示:北沙参(河北统)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北沙参近三年历史价格,该品2021—2022年价低,新货产出不多,致使2023年价格逐步上走,进入2023年11月,新货不断补充入市,导致走销减缓,行情开始步入下滑通道。现阶段北沙参正值产新期,商家多处于关注状态。 上图反映了近三年北沙参产新期行情呈直线下滑趋势。药通网数据显示,亳州市场目前河北统货19元,大统22元,内蒙统货28元。据产地反映,目前河北产区新货上市量较少,大量上市要等到国庆以后,受去年价格较高影响,当地农户扩种,导致今年在地面积增多,部分商家对后市担忧,现鲜货3-3.6元,八成半干的新货13-15元,陈货16-18元,货源整体处于随购随销状态,预计后市仍有下降空间。 注:文中数据及信息来源于药通网、产地种植经营户,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六大低价中药材品种
紫菀(水洗片),2023年紫菀曾涨至110元,目前20元左右。 该品2022年从20元涨至25元,2023年从50元一路飙升至110元,产新后跌至75-80元,亩收入达3万元以上,2024年再次涨至百元高价,产新后回落至50元左右,亩收入仍在万元以上,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目前个子跌至9-10元。 紫菀在高价刺激下,新扩种面积较大,生产严重过剩,也许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只是面临新陈货源压力,预计,短内价格回升压力较大。 知母(安徽产长片),2023年知母高升至49元,目前市场价9元。 2021年知母从7年低价中走出,从年初的10元涨至21元,2022年从20元涨至25-26元,种植户亩收入近万元,2023年春从28元涨至49元,4月以后跌至43-40-37元,种植户亩收入1.2万元以上。2024年知母产新前价格依然在30元上下浮动,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 知母生长周期为2年,2024年新货产量明显增加不少,产新后价格跌至20-14元,2025年价格继续下滑,6月价格跌至9元左右。 知母生产已大面积恢复,今后两年新货压力仍大,价格依然有下滑空间。 槐米(统),2022年槐米涨至60元,目前市场价15元左右。 该品产区较广,2020年结束5年低价,从12元涨至19元,2021年从19元涨至25-27-32-39-40-45元,2022年产新前高升至60元,产新后回落至40-32元,2023年在32元上下运行一年,2024年从28元下滑至20元,2025年从19元跌至15元左右。 2025年槐米产新价落,药农采收积极性不高,总产量下降,只是2021-2023年三年高价遗留的库存较大,致使价格继续走低。 半枝莲(头茬),2023年半枝莲涨至21元,目前市场价6元。 2021年半枝莲从7.8元涨至13元,2022年从13元回落至11元,年底涨至19元,2023年1-3月涨至21元左右,5-6月头茬产新后跌至12元,2024年从12元跌至9元。 半枝莲属于一年种植,可以连续采收3-4年,第一年采收,亩产量相对不高(大约在800公斤左右),第二年与第三年是高产量年(每年大约在1000-1200公斤),第四年产量减少。 由于2021-2023年半枝莲涨价,药农获得了较高的收入,种植面积扩大。虽然2024年半枝莲产新价滑,但是,前两年高价期间种植面积较大,短期内低迷行情难以改变。 白花蛇舌草,2023年白花蛇舌草涨至18元,目前市场价7元。 该品有野生和家种,近几年在高价刺激下,家种面积发展较大。虽然目前白花蛇舌草价格不高,但是,因可供货源充足,预计,短期内将继续在低价运行。 决明子,2023年决明子涨至16元,目前市场价6元左右。 该品2022年从8.5元涨至10元,2023年从12元涨至16元,2024年从16元跌至11元。 决明子生长周期短,生产恢复快,受过去两年涨价刺激,国产货种植面积扩大,加上有进口低价货冲击,致使价格下滑,目前进口货3.5元左右。 虽然决明子价格不高,药农种植积极性降低,但是,因供应货源充足,短期内价格回升动力不足。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中药材六大跌价品种
苦参(内蒙产),有野生和家种,目前市场上流通货源以家种为主,生长周期3年。 2022年苦参从12元涨至16-17元,2023年从16元涨至23元,此价持续到2024年。由于苦参经历连续三年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进入2025年继续下滑,目前价格从前期的16元跌至9元左右。 苦参生产已恢复,今后两年采挖面积仍大,后市行情不容乐观。 蔓荆子(江西产),目前蔓荆子正值产新,受新货上市冲击,价格稳中有落,从产新前的100元跌至75元,进口货22元。 该品2015年从11元涨至53元,2016年涨至65-90-130元,2017年从150元涨至210元,2018年涨至220元左右,2019年从190元跌至150-80-65元,2020年从60元滑至45元,有商视价低积极买进,年底回升至80元,2021年产新前涨至95元,产新后跌至75-70元,10-12月回升至85元,2022年从85元涨至120-125元,2023年产新前涨至155元,产新后回落至95-90-80元,2025年3月从80元回升至120元,5-7月回落至110-100元,产新后跌至80元左右。 蔓荆子有野生有家种,又有进口,目前家种面积产量不小,预计,短期内价格或继续有下滑趋势。 吴茱萸(江西产中花),目前正值产新后上市,价格小幅下滑,江西产中花从35元跌至27元左右,湖北产大花20元,浙江产小花27元。 该品2012年从22元涨至34元,2013年从35元涨至46-48元,2014年从55元涨至60-65-75-85-90元,2015年在85-90元上下波动,2016年从95元涨至130-140-170-230-280元,2017年从280元涨至300-350-380-420元,2018年产新前从460元涨至500-560元,创有史以来天价,产新后价格跌至360元,2019年从360元回升至390元,产新后跌至150-130元,2020年从120元跌至35元左右。 吴茱萸连续7年高价,极大刺激药农种植积极性,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广西等产区均新扩大不少面积。2020年吴茱萸高价期间栽种的植株陆续进入坐果期,2021-2024年有商积极买进,支撑价格在45元以上运行,最高价涨至55-58元。 目前吴茱萸在地面积仍大,而且多数植株正值盛产期,预计,短期内价格有望继续走低。 苍术(家种全检),自去年产新价格下滑,到目前价格依然稳中有落,近日价格从前期的30元跌至28元左右,产地朱砂点货23元,白茬货21元。 该品前几年高价时种植面积较大,目前在地面积仍大,预计,短期内低迷行情难以改变。 佛手(川产),2021年佛手从36元涨至64元,2022年从64元跌至55-50-40-38元,2023年从37元涨至55元,年底落至42元,2024年从42元涨至46-52元,2025年产新前从46元跌至35元。 佛手树用扦插法种的要2-3年后,用种子繁殖的要4-5年后开始开花结果,盛果期是第7年到15年,15年后进入衰退期。从这个方面来讲,佛手的周期也就是要3-4年。2025年佛手没有减产利好,预计,产新后价格仍有继续下滑空间。 辽五味子,该品产新未到价格已跌落下来,近日价格从前期的48元跌至28元左右。 该品2017年曾涨至175元,2018年回落至150-130元,2019年从130元落至85元,2020年从80元滑至45元,有商视价积极买进,拉动价格强劲反弹至55-58元,2021年从55元涨至60-70-75-78元,2022年从70元回落至64-65元,2023年上半年回升至75元上下,下半年回落至60-62元,2024年在60-65元上下徘徊近一年,年底回落至57-55元。 其实,2020年以来辽五味子正值盛果期,人为因素致使价格没有大幅回落,最终因货源充足,大户无力支撑,行情轰然倒塌,价格也应声而落。 辽五味子因主力不给力,散户又不入手,预计,将重新洗盘,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五大蹦盘品种
2025年辽五味子产新终于跌落下来,从50元以上跌至32元,对比2017年175元高价,可谓持续多年的高价行情已崩盘。 2014年辽五味子结束5年多低价,从30元涨至45元,涨价前最低价21元。2015年辽五味子回落至40-41元,年底发力涨至48元,2016年从60元一路飙升至130-140元,2017年从130元高升至175元,创有史以来天价,2018年上半年回落至140元左右,2019年从120元跌至85元,2020年从80元跌至45元。 2016-2019年辽五味子持续4年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种植面积,2020年高价期间栽种的植株逐渐进入盛产期,2025年产量依然较大。 2021-2024年辽五味子正处盛果期,因背后有资金支撑行情,致使价格一直在60元以上浮动,2021年最高价78元。辽五味子移栽2年生苗,生长2年即可开花结果,3年有一定产量,4-5年则大量结果。 虽然辽五味子价格继续下滑空间有限,但是,由于2020年以来辽五味子积压的库存较大,今年产量又不小,预计,短期内价格反弹动力不足。 吴茱萸,持续在45-55元上下震荡的吴茱萸,2025年产新终于跌落下来,目前中花价格跌至25-26元。 该品2012年从长达9年低价中走出,不到一年内从23元涨至32元,2013年从35元涨至47-48元,2014年从55元涨至90元,2015年在90元上下徘徊一年,2016年从95元涨至130-170-230-280元,2017年从280元继续高升至300-350-410-430元,2018年上半年从460元飙升至560元,创造有史以来天价。 虽然2018年下半年吴茱萸价格出现回落,但是,依然坚挺在300元以上,并持续到2019年7月,2020年从120元回落至35元左右,持续6年多的高价行情宣告结束。 正是由于吴茱萸连续6年多高价,刺激农户大面积发展种植,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四川等产区均扩大了不少面积。 吴茱萸, 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栽培树成活后3-5年开花结果,定植后4-5年进入丰产期,经济收益期可持续至10年左右,之后产量逐渐下降。每棵树都是春天开花,秋季收果实。目前多数吴茱萸树仍处盛产期,而且,近几年积压的库存较大。 虽然吴茱萸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短期内价格回升也有较大压力。只有低价,砍伐植株,再经过几年消化库存,吴茱萸才能迎来新的商机。   酸枣仁(98货),从1050元跌至330元,大户也无力回天,也算是彻底崩盘了。 2018年酸枣仁涨价前,长期在200元以下运行,期间2013-2014年出现过短暂的230-240元高价。2018年酸枣仁从160元涨至230-255元,2019年从255元涨至310元,后又回调至210元左右,2020年从210元涨至260-280元,2021年从290元涨至300-450元,2022年从460元涨至890元,2023年从890元涨至1050元,达到有史以来高峰。 2023年酸枣仁产新后价格从千元高价跌至880-810元,224年从800元以上逐渐下滑至680-620-580-550-490元,2025年产新后从500元以上跌至330元左右。 酸枣仁在高价持续了4年多,如今,价格下滑实属正常。预计,今后两年如果没有天气减产利好,酸枣仁价格有望继续走低。 苍术(家种包检),从90元跌至27元,跌幅三分之二还多点,行情也算是崩盘了。 2023年以前苍术价格持续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种植面积遍布东北三省和内蒙。由于过去几年家种苍术盲目扩大种植,导致生产严重过剩,冲击价格不断走低。 家种苍术生长周期为4年,虽然目前价格种植户无多少利润,但是,由于在地面积仍大,预计,未来1-2年内仍有望在低价继续运行。 牛蒡子,从2023年42元跌至12.5元,也算是高价行情轰然倒塌。 2021年牛蒡子自7年多低价中走出,从15元涨至22元,2022年在20-22元上下浮动一年,2023年从28元高升至42元左右,当年产新跌至30-26元,2024年在25-26元上下浮动大半年,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产新后跌至18-17元。 由于牛蒡子持续了近三年高价,刺激药农扩大不少面积,生产出现过剩,导致价格一落再落。牛蒡子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预计,2-3年难有大的行情变化。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中药材今日视点(第226期-2025年-9月)
跌势:吴茱萸——目前吴茱萸正值新货上市,有商视价低买进,价格小幅反弹,江西产区中花统货23元左右。 该品今年新货产量大,商家手中积压的陈货多未消化,只是价低药农卖货意愿不高,预计,短期内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 郑智文整理  2025-9-1
中药材五大崩盘品种
水蛭,从2022年的1950元跌至650元,跌幅之大出乎多商意料。 水蛭价格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是受连续三年多高价刺激,家养产量增加,野生产量也不小,加上南方产菲水蛭及进口量大,冲击了行情,同时,高价影响了实际需求,多种因素导致水蛭价格下滑,2023年从1850元逐渐跌至1200元,2024年从1200元继续下滑至750元,进入2025年仍跌跌不休。 水蛭连续三年高价,累计积压的库存量较大,需求市场实际消化。预计,短期内价格难有大的波动。 猫爪草(水洗),该品从1100元跌至65元,也算是彻底崩盘了。 2022年猫爪草结束三年低价,从58元涨至93元,2023年从97元一路飙升至500元左右,2024年从500元高升至800元左右,到2025年产新前突破千元高价,涨至1100元上下,创有史以来天价。 猫爪草10月1日前后栽种,来年5月1日前后采挖,亩产干品110-150公斤。由于猫爪草经历了连续两年高价,极大刺激了药农种植积极性,尤其2024年新扩种面积较大,导致2025年产量严重过剩,产新后价格飞速下滑。也许短期内猫爪草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面对供大于求压力,价格回升也动力不足。 黄芩(山西产统),2024年黄芩个子价格涨至46元,过4筛饮片涨至75元,目前个子价格下滑至18元,饮片跌至25元,高价行情轰然倒塌,大户也无力支撑。 2023年黄芩进入上涨通道,不到一年从24元涨至40元,2024年涨势不减,涨至46元左右。山西产黄芩生长周期两年半,甘肃和河北产区生长周期不到一年,受黄芩两年连续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了种植面积,加上高价需求减少,导致2025年产新后价格跌落下来。 2025年黄芩采挖面积依然较大,加上库存压力,预计,短期内价格回升有较大阻力。 川芎,2020年川芎宣告4年低价结束,从16元起步上扬,年底涨至20元,2021年从24元一路飙升至45元,创有史以来天价。2022年川芎从43元跌至36-37元,2023年从30元以上跌至26-28元,2024年跌至18-19元。 由于2022-2023年川芎持续两年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虽然2024年川芎价格下滑至18-19元,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2025年产量依然较大。 川芎连续三年扩种,导致生产过剩。目前川芎价格跌至15元左右,也许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因供应货源充足,涨价压力仍然较大。 泽泻,2021年涨至44元,目前价格12.5元,也算是崩盘了。 2020年泽泻从14元涨至18.5元,2021年从17元一路高升至44元,2022年回落至28-30元,2023年落至16-17元,2024年在15元上下运行近一年。 泽泻生长周期短,9月栽种,当年12月底产新。2021-2022年泽泻在高价期间种植面积较大,2023年种植面积仍不小。虽然2024年泽泻种植略有减少,但是,因库存量大,价格回升动力不足,目前市场价12.5元左右,也许泽泻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了,但是,短期内涨价也无多大利好。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2025年1—6月中药材进出口分析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5年1月至6月,我国中药材贸易总量31.67万吨,同比下降2.58%,贸易总额77.99亿元,同比下降4.64%。其中中药材上半年出口总量12.34万吨,同比下降1.35%;累计出口金额41.98亿元,同比下降12.86%。进口总量19.32万吨,同比下降12.86%;累计进口金额36亿元,同比增长7.15%。 一、进口情况分析 从进口明细数据分析来看,进口金额超过1亿元的国家有9个,其中印度尼西亚以7.89亿元居进口国家第一;同比2024年上半年,在进口金额过1亿的国家中,印度、新西兰、越南进口金额同比下降,其他国家同比均增加,其中老挝增幅最大,为392.87%,其次是加拿大、泰国,同比增幅分别为98.99%、86.34%。 从货源地区来看,中药材主要进口地区在东盟和印度,这两个地区进口金额占总额的63.02%;而去年中药材在东盟和印度地区进口金额占总额的71.5%,占比有所下降;同比2024年上半年来看,大洋洲、加拿大、南美洲较去年中药材进口金额大幅提升。 2025年进口中药材TOP榜 从进口品种数量方面来看,进口数量超4千吨的品种有9个品类,主要龙眼、孜然、丁香、小茴香、豆蔻、姜黄、肉豆蔻、胡椒、甘草,其中部分品类的进口量同比变化较大,龙眼、丁香等品种同比进口量涨幅较大,分别为63.76%,158.72%;而孜然、小茴香、甘草同比进口量跌幅较大,分别为下滑53.34%,63.76%,56.18%。 从进口品种的金额方面来看,进口金额超过1亿元的有10个品种,主要以国内稀缺、香料及贵细品种为主,分别是西洋参、龙眼、鹿茸、孜然、豆蔻、胡椒、肉豆蔻、丁香、人参、大海子。同比2024年,进口金额涨跌幅度也不小,其中,龙眼、豆蔻、丁香涨幅较大,在107.22%,104.33%,129.75%;孜然跌幅较大,在59.52%。值得注意的是鱼藤根、除虫菊,该品种进口金额696万元,但涨幅达到264.36%。 除此之外,2025年上半年停止红枣、黄连、菊花、黄芩、杜仲等品种。 2024年进口中药材货源分布情况 从货源市场来看,我国小茴香近100%来自印度,99.90%的进口龙眼肉来自泰国,99.26%的丁香、99.84%的豆蔻、98.82%的肉豆蔻均从印度尼西亚进口,99.21%的姜黄进口自缅甸,甘草分别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口,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巴西是我国胡椒的主要来源地,占比约96%。 二、出口情况分析 中药材进口金额前十大品种分别为八角茴香、肉桂及肉桂花、红枣、枸杞、人参、当归、胡椒、山药、茯苓、冬虫夏草。其出口额占中药材出口总额的51.70%,集中度较高。前二十个品种中有16个品种的出口金额同比下降,其中冬虫夏草、半夏、黄芪、地黄、菊花、甘草、鲜或干的西洋参、鹿茸及其粉末下降幅度在30%~45%之间;上涨的品种主要有八角茴香、红枣、胡椒和山药,上涨幅度分别为44.14%,5.05%,15.29%,19.55%。 从出口数量来看,红枣、八角茴香、山药、当归、小茴香、白术、人参等香料、贵细及药食两用类品种同比数量增加,其中八角茴香和山药进口数量同比增幅在46.68%,51.96%。从价格方面,同比2024年上半年,胡椒整体呈逆势增长态势;八角茴香、山药、红枣等品种由于价格较2024年上半年价格下调,出口体量有所增长;当归、白术等品种则呈现体量、价格双降现象。 从出口市场方面来看,日本是我国中药材出口的第一市场,2025年上半年对日中药材出口额达到8亿多元人民币,涉及海关列明及未列明的品种51个,其中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占出口总额42.20%,人参占出口总额16.94%;东盟市场的整体表现同比2024年上半年略有下滑,幅度在3.36%,但东盟市场仍是我国中药材出口的中药市场,2025年上半年市场占比达25.71%;马来西亚出口份额也小幅下滑了0.04%,不过泰国和越南出口份额略有上升,分别上涨了0.15%,3.96%。
六大暴跌品种
怀牛膝(平条),2022年涨至40元,目前13元左右。 怀牛膝从40元跌至13元,创近几年价格新低。 2021年怀牛膝从15元涨至35元,2022年从35元涨至40元,2023年在30元左右徘徊一年,2024年从30元跌至22元。 怀牛膝生长周期短,生产恢复快,受连续三年多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了种植面积,尤其内蒙产区新扩种面积大。 虽然怀牛膝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因可供货源充足,短期内价格回升有较大压力。 生地(三、四、五级),2022年生地价格涨至50元,目前9.5元左右。 生地从50元下滑至10元,也算是崩盘了。 生地价格之所以大幅跌落,主要是连续三年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扩种,造成生产严重过剩。 按照目前生地价格,包地大户收益不高,散户仍有种植积极性。 生地不经过4-5年的低价减种,大量消化库存,短期内难有大的上升空间。 防风(河北产秧栽),2023年防风涨至60元左右,目前11元。 2021年防风从14元起步上扬,年底涨至28-30元,2022年在28元上下运行到10月,11月重回到30元,12月突然加速涨至45元,2023年3月高升至60元,并持续到产新前9月,10月产新后落至55元,11月滑至35元,12月跌至24元。2024年防风在20-22元上下徘徊一年,年底回落至18元。 防风生长周期为一年,受连续三年多高价刺激,新扩种面积较大。也许防风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因库存压力大,短期内价格上涨仍动力不足。 牛蒡子,2023年牛蒡子涨至40元,目前13元左右。 2020年牛蒡子从12元起步上扬,当年涨至15元,2021年从15元涨至21-22元,2022年在21-22元上下运行近一年,2023年春涨至28元,到6月已高升至40元,8月涨至42元,创造有史以来天价,2024年从26元跌至17-18元。 牛蒡子生长周期为两年,随着种植技术的进步,已由两年缩短为一年,一般亩产150公斤。 牛蒡子受连续三年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了种植面积,2025年种植面积仍不小。牛蒡子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短期内价格上升压力较大。 知母(安徽产长片),2023年知母涨至49元,目前9元。 知母从49元下滑至9元,可谓是彻底崩盘,短期内无力回天。 2021年知母从10.5元涨至21元,2022年从22元涨至26元,2023年春从28元涨至49元,首创历史天价。4-11月知母回落至40元左右,2024年春下滑至30元,4-5月反弹至36-38元,6月跌至30元,10-11月回落至22-20元,年底落至14元。 知母持续三年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扩种。从近两年知母种植面积看,未来2-3年采挖面积依然较大。知母可供货源压力大,后市行情不容乐观。 白芷(安徽产统),2023年白芷涨至37元,目前8元左右。 受2023年高价刺激,新扩种面积较大,尤其2024年产量较大,产新后价格从21元下滑至17-12-10-9元。 白芷生长周期为一年,单产产量高。尽管2024年白芷产新价落,但是,药农收益依然高出种植粮食作物,种植积极性不减,只有包地大户适当减少了面积。 目前白芷正值产新,关注度高,只是面临库存及新货双重压力,短期内价格大涨乏力。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8月香料行情速报:多品种异动明显
一、领涨品种 1、花椒:花椒自7月26日左右以来,陕西渭南、山东、郑州、湖北,均有大客户来亳寻货,短短的一个礼拜的时间,价格从43元升至50元,持货商惜售,好货稀缺,市场看涨情绪浓厚。 2、黑胡椒:黑胡椒自本月的9号开始,因为大盘上涨的影响,人气很旺,寻货商增多,整个上半年的价格波动频繁,忽上忽下,忽冷忽热的震荡行情引得客商多为关注。目前价格为43-44元,持货商不愿意割肉,货源难寻,短期内受出口需求波动及供应紧张影响,国内价格或将平稳或者小幅震荡,中长期全球供应短缺有望支撑价格回升。 3、香砂:受干旱+植株老化+资本关注推动,价格坚挺,目前3-5开口价格在31元左右,5-10开口率价格保持在29-30元,交易活跃。 二、分化品种   1、八角茴香:八角茴香南宁市场8月初大红八角上市行情高开低走,目前市场价格春花在27-28元,大红在36-40元之间,据悉,今年减产已成定局,但后市仍需供求支撑,短期内新货未完全上市,价格会维持高位震荡,中期受库存消化和新货上市影响,价格呈震荡态势,后市多商看好。 2、草果:草果主产区有减产的消息传来,但越南不时有来货冲击市场,货源走动不快,行情一直上不去,目前云南货价格在47-48元,进口货在45.5-46元,后市仍需关注新货货源需求情况,如果后市需求不足,即使产量有所减少,价格也难以大幅上涨,若需求有所增加,价格会有一定的反弹。 3、白豆蔻:白蔻的行情坚挺运行,目前统货在48-49元,好货在50-53元,持货商看好后市,成交量也陆续增多。 三、低迷品种   1、丁香:丁香行情持续走低,目前市场价格大红丁香在56-58元,短期内丁香价格可能会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如果后续产量没有明显减少。而市场需求没有显著提升,价格可能会难有大幅的反弹。 2、白芷产新价格跌至低谷,商家抄底时机已到,2025年白芷产新行情持续低迷,鲜货在1-2元/公斤,干品市场价普遍在5-10元,较2024年高位腰斩,干旱致减产,种植户血亏,明年面积或锐减,部分商家认为当前低价风险可控,若后期供应收紧,行情会迎来反弹机会。 关注我,第一时间获取香料行情拐点信号! 注:本信息来自大货对接员胡白雪 15703703966,微信同号,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中药材行业现状深度解析 ——颠覆传统认知的五大变革风暴
一、价格体系重构:从地板价到十八层地狱的超预期暴跌 当前中药材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价格崩塌。据药通网行情监测,中药材行业大盘指数从2023年7月至2025年7月总体呈下降趋势。 2023年7月31日中药材综合200指数为3587.88点。2024年7月31日该指数报收于3488.44点,相比2023年7月下跌了约99.44点,跌幅为2.77% 。而到了2025年7月份中药材价格指数月度平均值为1395.67点,与2024年7月相比又再度下降了280.84点。 市场白术价格从去年的160元/公斤暴跌至80元/公斤,款冬花从两年前的400元/公斤腰斩至90元/公斤,紫苑更是从曾经的上百元/公斤狂泻至目前的10多元/公斤,跌幅高达85% ,这种暴跌现象远超传统认知的"地板价"概念。 甚至行业大众普遍认为,部分品种后期依然很难稳住价格,例如白术,秋季产新之后,行情仍将会有继续下滑的可能 。 价格崩塌的核心原因在于供需关系的彻底失衡。2020-2023年疫情+人为炒作现象催生的中药材高价行情,导致众多品种种植面积三年内盲目无限扩大,叠加种植技术升级带来的亩产提升20%-30%,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产能海啸。以猫爪草为例,2025年产新前价格高达800多元/公斤,产新后因扩种导致价格暴跌至70元/公斤,跌幅整整12倍。这种非理性扩种使得市场库存积压严重,像地黄、板蓝根、白芷、紫苑、丹参等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超历史记录,供给货量远远大于实际需求,价格出现烂市在所难免 。 二、种植逻辑失效:成本底线被彻底击穿的行业困局 传统的"种植成本决定价格底线"理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已完全失效。当药农陷入"追涨杀跌"的恶性循环时,种植成本反而成为价格下行的加速器。以板蓝根为例,东北、新疆产区去年产新时已经跌破成本价,但是,今年的惯性种植依然存在,大丰收不代表大收益,大面积扩种的结果,最终不仅会让药农血本无归,同时还会导致很多品种行情恢复的周期被无限拉长。 行业许多品种的价格底点,往往出现在种植端彻底绝望之时。当药农发出"这辈子再不种这个药材,子孙后代也不准再种"的呐喊时,才可能接近市场平衡点。 但是,这一次中药材跌价狂潮,如果继续按照老的逻辑推演,显然已经不行了。过去我们行业许多人做品种预期“压货”,往往比较喜欢锁定它的“地板价”,只是,这一次不是这样的,市场多商认为:“地板价”之后,或许会有“地下室价”,而“地下室价格”之后,可能还会有“十八层地狱价”,很多品种未来两年的低价,将会打破你的认知,超乎你的想象。受供需结构、政策调控以及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一些品种的行情价格将会跌到你怀疑人生为止。 三、行业淘汰赛:风口期的生死抉择与利益再分配 当前中药材行业正处于"强者恒强、弱者积弱、赢家通吃"的战略转折点。一方面,一些大型中成药企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一些中小企业未来由于实力不足,很难跟上时代步伐,要么被收购兼并,要么纷纷倒下,而由此将会给那些有实力的大企业让路或腾出市场,前不久安徽29家中小饮片企业纷纷宣布停产,其实就是这个节奏的前兆。 另一方面,传统药商面临"供需垂直化、去中间化"的严峻挑战。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药品类销售额同比大涨,但线下批发市场却出现"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尴尬局面 ,另外,产需对接垂直化,已经成为行业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中药制药企业产地直采比例从2023年的48%已经提至2024年的75%。这种渠道变革要求从业者必须"买对门票进对场",否则将面临"越努力越失败"的结局。正如80年代计划经济转型、90年代全民经商、2000年电商崛起的历史规律,当前行业风口正在重塑产业链价值分配格局 。 四、认知革命:从迷信权威到独立判断的思维觉醒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药材行业的"专家经济"正遭遇信任危机。一些所谓的"网红专家"往往是通过直播间营造"神机妙算"的假象,但实际水平却令人堪忧。近期曝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身份造假事件,揭开了伪专家泛滥的冰山一角。据行业观察,当前中药材行业70%的"专家"头衔是通过赞助或关系获得,其含金量已严重稀释。 这种现象倒逼从业者不仅对某些中药材品种要有独立判断能力,同时对行业一些所谓的专家、网红大咖更要提高认知能力,不要被他们的“头衔、光环”闪瞎了双眼,盲从盲信之下,可能就会被他们误导,给自己的生意带来很大的风险。 五、未来趋势:分化加剧与品质革命的行业新局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药材行业当前正呈现出鲜明的分化趋势。一方面,那些南辕北辙、低端无序扩张的非道地药材品种,因库存高企、需求疲软将可能长期在低位震荡;另一方面,那些符合GAP标准规范化种植的道地药材,今后将会在集采联采、中药溯源、新药典标准的实施或推动下价格持续坚挺向好,成为逆势增长的新亮点 。 中药材行业未来的真正赢家将具备三大核心能力:一是数字化管理能力,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国际化布局能力!就当前行业状况而言,在这场深刻的行业变革中,唯有打破惯性思维、拥抱价值重构的企业或从业者,才能在新一轮产业周期中抢占先机,并继续一路辉煌。 注:本文作者系一位龙胆草药材专营商,欢迎与之咨询龙胆草品种相关业务,联系电话:13956710398  段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市场价格

查看更多>>

大货供应

查看更多 >>
  • 品名 规格 产地 价格 月对比 季度对比 年对比
  • 佛手 四川 ¥30.00 -21.05 -34.78 -42.30
  • 佛手 广西 ¥28.00 -30.00 -36.36 -44.00
  • 羌活 蚕羌 四川 ¥280.00 -12.50 -12.50 -39.13
  • 川牛膝 湖北 ¥14.00 -6.66 -26.31 -26.31
  • 羌活 四川 ¥140.00 -6.66 -12.50 -50.00
  • 川牛膝 四川 ¥15.00 -6.25 -25.00 -25.00
  • 紫苏 紫色叶 广西 ¥16.00 -5.88 -5.88 -5.88
  • 使君子 四川 ¥18.00 -5.26 -10.00 -28.00
  • 使君子 四川 ¥46.00 -4.16 -13.20 -29.23
  • 乌梢蛇 全开 四川 ¥590.00 -1.66 -1.66 -9.23
  • 乌梢蛇 四川 ¥570.00 -1.72 -1.72 -6.55
  • 乌梢蛇 进口 ¥160.00 0.00 0.00 0.00
  • 五倍子 独角倍 陕西 ¥130.00 8.33 124.13 116.66
  • 五倍子 花倍 陕西 ¥55.00 10.00 22.22 10.00
  • 仙鹤草 四川 ¥7.50 7.14 25.00 25.00
  • 何首乌 家种 广东 ¥22.00 0.00 0.00 -37.14
  • 何首乌 家种片 安徽 ¥30.00 0.00 0.00 -30.23
  • 何首乌 云南 ¥25.00 0.00 0.00 -30.55
  • 何首乌 四川 ¥28.00 0.00 0.00 -30.00
  • 佛手 广东 ¥55.00 0.00 0.00 -5.17
  • 品名 规格 联系人 电话 价格
  • 山银花 一级 陈老板 18956893077 协商
  • 山银花 一级 陈老板 18956893077 协商

涨落排行

查看更多>>

求购信息

查看更多>>
  • 品名 规格 产地 原价 现价(元/kg) 走势 周涨跌幅
  • 使君子 四川 48.00 46.00 ↓-4.2%
  • 使君子 四川 19.00 18.00 ↓-5.3%
  • 紫苏 紫色叶 广西 17.00 16.00 ↓-5.9%
  • 川牛膝 四川 16.00 15.00 ↓-6.2%
  • 川牛膝 湖北 15.00 14.00 ↓-6.7%
  • 羌活 四川 150.00 140.00 ↓-6.7%
  • 佛手 广西 32.00 28.00 ↓-12.5%
  • 羌活 蚕羌 四川 320.00 280.00 ↓-12.5%
  • 佛手 四川 35.00 30.00 ↓-14.3%
  • 白及 贵州 70.00 70.00 0.0%
  • 白及 贵州 80.00 80.00 0.0%
  • 白芍 生狗头片 安徽 6.00 6.00 0.0%
  • 白芍 安徽 26.00 26.00 0.0%
  • 白芍 熟狗头片 安徽 12.00 12.00 0.0%
  • 白芍 一二级 安徽 75.00 75.00 0.0%
  • 白芍 二三级 安徽 70.00 70.00 0.0%
  • 白芍 安徽 45.00 45.00 0.0%
  • 白芍 三四级 安徽 48.00 48.00 0.0%
  • 白芍 尾芍 安徽 20.00 20.00 0.0%
  • 白术 浙江 100.00 100.00 0.0%
  • 白术 生切片 河北 35.00 35.00 0.0%
  • 白术 安徽 45.00 45.00 0.0%
  • 白术 浙江 80.00 80.00 0.0%
  • 白术 安徽 70.00 70.00 0.0%
  • 白芷 安徽 10.00 10.00 0.0%
  • 白芷 安徽 7.00 7.00 0.0%
  • 白芷 四川 13.00 13.00 0.0%
  • 白芷 安徽 5.00 5.00 0.0%
  • 百部 云南 21.00 21.00 0.0%
  • 百部 水洗 云南 25.00 25.00 0.0%
  • 品名 规格 联系人 电话 价格
  • 黄连 魏文全 18983732166 协商

 合作机构